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非遗进校园 | 济南开设“带不走的非遗课堂”,让传统文化深植于师生心间

0 haixia002 haixia002 2020-12-30 1956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和青少年更贴近些。中国人还是喜欢中国人传统的东西。”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认为,国潮热的当下,非遗传承和学校教育的融合越来越深入。

  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兔子王代表性传承人周秉生为济南盛福实验小学学生授课。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供图

  为认真贯彻《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传统文化传承融合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始终,2017年,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工作的实施意见》(济教体字【2017】4号)文件,共同开展“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以下简称“融合工程”)该融合工程在第二届“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宣传活动中入围十大优秀实践案例。

  融合工程重点在“融”字。

  “融”入学校。小学养兴趣、中学精技能、大学传底蕴,目前,济南市中小学已成为非遗传承的重要基地,65所学校参与融合工程,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授课,8所学校被命名为教育示范基地。

  “融”合课程。“非遗校本课程”在济南百余所学校全面开花,30余种非遗项目纳入教学体系,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学校长期授课。三年来,非遗校本课程覆盖学生1万余人次,打开了一校一特色、深入普及、文化育人的非遗教育新格局。

  “融”化人心。工程开展三年来,充分利用非遗项目承载的文化内涵、历史底蕴和育人功能,培养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认同感,形成人人都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播者的浓厚氛围。

  实现传统文化和学校教育深度融合,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不断创新非遗进校园的形式、内容,建立深度融合机制,济南正在积极打造“带不走的非遗课堂”。

  “点单式”服务 “制度化”融合

  点燃非遗教育的星星之火

  每周五下午3点,济南市盛福实验小学的非遗课堂开课了。授课人是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兔子王代表性传承人周秉生。

  上课铃响起,十余位来自不同年级的小泥塑爱好者围着一张长桌坐下来,桌上放着上装有雕塑刀的工具盒、彩绘颜料、上节课做好的兔子王模具,还有一袋新鲜的细胶泥。这些泥土是周秉生特意从黄河边上挖来的,是做兔子王的好原料。

  两年前,周秉生参与融合工程,与济南市盛福实验小学和伯乐实验学校签署长期授课协议,每年至少完成40个课时的教学任务。

  从手把手逐个教学完成一幅作品,到学生独立操作甚至创作形色各异的兔王,周秉生认为,非遗文化以课堂为媒介融入教育体系,逐渐唤起了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济南市盛福实验小学学生们在创作兔子王。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供图

  济南兔子王是“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的实践样本。

  在此之前,济南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的宣传、教育和推广工作,在校园文化环境中营造非遗氛围。2017年,济南市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从培养学生中华文化素养抓起,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学校教育深入结合,建设中华文化坚守者和传播者的教育主阵地。

  “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是济南推进非遗校园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融合工程是文化、教育部门联合建立组织机制,以资源整合为原则,推动非遗与学校教育融合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常态化、制度化。

  自2017年开始,济南市文旅局、教育局联合启动第一批融合工程试点,组织尚未有市级非遗项目在校园开展长期授课的全市中小学校开展申报工作,“以星星之火的方式先点燃,再推动第二批、第三批直到全面铺开。”

  为真正地将非遗融到校园的实处、深处,市文旅局与教育主管部门多次探讨方案、商定举措,希望能探索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形式创新又高效务实的融合之路。

  “一方面,非遗进校园不搞一刀切。”

  市文旅局向急需开设校园非遗课程的学校提供“点单式”服务。按照“一校一项(非遗项目)”的原则,根据学校提出的拟开设课程的非遗项目、教学课时等需求,按照“就近”“便利”“个人自愿、择优推荐”的原则,遴选匹配德艺双馨的非遗传承人到校授课。同时市文旅局设立签约学校启动资金,给予传承人一年的授课补助,学校负责提供和保障教学设施。

  “我们起到的是桥梁作用,为非遗传承人与学校提供交流的平台,双方面试,牵手成功。”在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看来,非遗传承和学校教育的关系是“牵手容易,长久不易”,所以将非遗纳入常态化、系统化的教学体系,才是融合的根本和关键。

  “另一方面,非遗进校园的课程要规范。”

  非遗传承人与学校签订教学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各方职责、上课时间及课时等。为确保教学效果,学校健全非遗项目学习制度,并对传承人进行基本授课礼仪及教学方法、校规等相关培训。传承人在给学生授课的同时,鼓励学校给传承人配备相应的教学助手,鼓励学校选派教师向传承人学艺。

  此外,融合工程还特别设置了反馈机制,年中对教学情况进行抽查,年末开展总结和评比活动。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也经常走进课堂,及时了解教学进展,倾听基层的需求与建议。

  有一次,他们参与历城二中烙画非遗展示活动,走进每一个班级看孩子们妙笔生花,“烙”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花鸟和山水,美得她们眼花缭乱,“足以用震撼两个字来形容。”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说,融合工程开展的第二年,已有很多学校和非遗传承人慕名而来。

  截至目前,融合工程试点学校已经开展到第三批,全市30余种非遗项目顺利进入65所学校的校本课堂。

  一校一项一特色

  校园激活非遗传承新生力量

  王涛是最早参与融合工程第一批非遗传承人,先后在济南的六所学校教授济南剪纸项目,教授的学生横跨了小学、中学、大学三个年龄阶段与教育层次。从事近20年的非遗传承与教育工作,他逐渐摸索出一套适用各类教学场景的课堂模式。

  比如,小学主要从兴趣出发,“提高动手、思考能力”。王涛的课堂从不缺乏创意。他鼓励孩子们在儿童画上进行剪纸创作,“爷爷爱吃桃,孩子们将画里的龙鳞剪成寿桃的形状,看奶奶在家洗衣服,将凤凰的尾巴剪成气泡。”王涛说,除了喜字、窗花等基础样式外,传统剪纸也可以跟着孩子们思维“海阔天空”;

  在大学,非遗课堂侧重理论知识的研学与普及。授课内容涵盖剪纸的起源、历史、种类、发展,以及传统图案的寓意和内涵等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王涛曾在济南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授课,他特意演示了熊猫、牡丹、龙凤呈祥等带有民族特色的剪纸样式,王涛说,“非遗校本课堂也是对外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窗口。”

  推动非遗项目扎根学校,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特别强调了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段匹配不同技艺层次的项目,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非遗课程,建立长期教学体系,一个学校打磨一项非遗技艺,系统地培育一批掌握一定技能的小传承人。”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这样的模式已在很多校园生根、开花、结果。

  在山东大学,济南蛋雕、刻瓷“双料”传承人单孟渤开设了《刻瓷艺术与创新实践》创新课程。蛋雕、刻瓷这两项被称为“刀尖上的艺术”考验功底、技艺复杂,却深受师生喜爱。刻瓷非遗技艺于2019年被正式纳入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选修课程,每学期共计32学时2学分。它曾一度火遍全校,来蹭课的学生络绎不绝,为此,学校将原定每学期招生1个班扩招为2个班。

  济南市级非遗项目济南蛋雕、刻瓷“双料”代表性传承人单孟渤及他的作品。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供图

  在馆驿街小学,山东快书、快板等多个曲艺项目从一年级学到五年级。对口、单口、群口,学生们说的有模有样,多次参与省市级的文艺汇演活动,拉出来就是一个曲艺社团。多年来,馆驿街小学始终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已任,着力打造曲艺人才传承培养基地。

  在玉贤小学,太乙门武术进校园是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品牌工程,已有十余年之久。非遗传承人在普及技艺的同时,也将父辈参与抗战的故事讲给孩子听,传承红色基因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到今日,很多从学校走出来的孩子依然延续着习武习惯。

  在山东商河,活跃着40支校园鼓子秧歌非遗队。鼓子秧歌是商河县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其地域文化的普及程度可以比喻为“小到刚会走,大到九十九,都能扭一扭”。多年来,为全面全面推进商河鼓子秧歌发掘、传承、弘扬,全县12个镇(街)中小学全面实施了“鼓子秧歌进校园”工作。

  商河县第二实验幼儿园“娃娃鼓子秧歌队”。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供图

  鼓子秧歌作为校本课程,在保留原始动作的基础上,结合青少年课间操的特点,创新编排了鼓子秧歌操,在第一实验小学全体师生中推广;每年,5名市级以上鼓子秧歌传承人均利用寒暑假期间,对本村8-15岁的青少年进行鼓子秧歌培训,为鼓子秧歌培养了大批骨干人才;商河县文旅局与商河县职业中专合作打造了商河鼓子秧歌研培基地,组建起了300人的鼓子秧歌队,全国众多院校先后来此学艺。

  培养非遗技能型人才

  让特殊少年长本领、能立足、强心智

  厚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基础,使在校学生人人享有知晓、学习非遗的机会,融合工程还特别关注特殊教育学校的技能人才培养。

  受疫情影响,济南市特殊教育中心的剪纸课被推迟到了11月。这是也是王涛职业生涯里,第一次教授特殊儿童学习剪纸。为此,他做足了准备。

  课件里集纳了很多耳熟能详的剪纸作品,在手语助教老师的帮助下,他将金童玉女、早生贵子、好事连连等作品的图文样式拆开讲解,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剪纸的寓意和精神内涵。他展示了多幅大型的剪纸画,放在孩子们的中间,供他们触摸、赏析。

  济南市级非遗项目济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王涛为学生展示作品。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供图

  上课的20名同学虽然是聋哑人,但课堂却出其不意的热闹,孩子会举手回应老师问题,观赏作品会发出感叹的拟声词,鼓掌表达喜欢。

  济南市特殊教育中心分管教育教学副校长于生丹能够从细微之处洞察孩子们的一切,“在特殊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提前预判好孩子的成长路径,一切以立足社会为出发点,通过系统地学习教授职业技能,让他们拥有自强不息的能力和本事。”

  于生丹介绍,济南市特殊教育中心在艺术教育方面大力开展非遗进校园工作,引入了鲁绣、刻瓷、面塑等非遗项目,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爱好,以及生理特点分类教学。“盲童听觉灵敏,可以发展快板特长,聋孩子听力有障碍,但是观察、动手能力非常强。”

  于生丹分享了学校的成功案例。曾有一位聋哑生在上学时体现出非常强的动手能力,老师发现后逐渐引导将剪纸作为他的特长爱好。如今,这位学生在济南成立了剪纸作坊,开设微店,依靠非遗技能立足社会。

  三年来,济南市特殊教育中心参与非遗传承项目的学生超过200人,有近20位老师跟随非遗传承人学艺。

  未来,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考虑与济南市特殊教育中心进行深入合作,培养一批掌握一门精湛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人才。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说,“虽然最终通过非遗技艺实现就业不是易事,但我们有这个初衷,真正解决特殊青少年的生存发展问题,只有一个成才的,那也是成功的。”

  https://www.sohu.com/a/441438115_119038?scm=1002.280027.0.PC_CHANNEL_FEED&spm=smpc.ch25.fd-news.19.1609310550317hcIdJx0


haixia002

haixia002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

Copyright 2008-2017•中国教育观察网

24小时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8917857 

中国教育观察网-致力打造专业的教育平台